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党建扶贫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“扶贫一线的新农民”―打造“党建扶贫示范大棚”经验探索

    信息发布者:北渔泽联系点
    2018-03-20 22:52:52   转载

    党建扶贫示范大棚展板

    扶贫大棚内茄子长势喜人

    扶贫示范大棚外景

    示范大棚蔬菜出售

    “如何振兴乡村,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?对此,湟源县从县情实际出发,强化党建引领带动作用,在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过程中,找准绿色发展的产业项目,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,探索出“抓党建促扶贫,借大棚促转变”的新经验。

    从湟源县城出发,驱车向西不到10分钟,就可来到湟源县“党建扶贫示范大棚”基地。远远望去,一排排大棚整齐地排列在乡间道路的一旁,进入大棚,西红柿、辣椒、黄瓜、长条油茄等挂满枝头,青笋、生菜、萝卜等农家小菜茁壮成长。

    “以前我就是个放牛娃,今天能够自己种菜挣钱,真是做梦也想不到!”想想以前在脑山村里的贫困生活,再看看如今在移民新村里的幸福生活,党员郑秀英感慨良多。

    郑秀英家原来住在湟源县日月藏族乡池汉素村,受益于精准扶贫政策,搬迁到山下定居以后,郑秀英申请了一栋由湟源县委组织部打造的“党建扶贫示范大棚”,种上了长条油茄等时鲜蔬菜,过上了踏实稳定的新生活。

    近年来,湟源县共有2990户、11145人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,这一举措不仅有效改善了群众的居住环境,还让不少村民在政府各级部门的培训、引导和支持下,办起了农家乐、成立了养殖合作社,通过开出租、当保安、上工地揽活、到餐厅打工等方式,过上了和城里人差不多的生活。但是也有很多年龄偏大或没有一技之长的群众待在家里,既找不到挣钱的路子,也无法融入新的生活。

    针对这一在精准扶贫工作过程中发现的现实问题,2017年,湟源县委组织部结合易地搬迁群众生产生活的发展实际,利用县域闲置温室大棚,申报实施了“党建扶贫示范大棚”项目,助力搬迁群众脱贫致富。项目实施过程中,县委组织部通过召开群众座谈会、发布免费种植信息、村党支部审核、签订承包种植协议等程序,筛选出7名党员、9名群众共16户易地搬迁群众从事蔬菜种植工作。为了加强领导,湟源县还成立了“党建扶贫示范大棚”临时党支部,为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,临时党支部为种植户们讲政策、转观念、强信心,凝聚了“脱贫致富靠自己,自力更生是出路”的内生动力。同时,把16栋温室大棚的种植户组织起来,在学习蔬菜种植技术上下功夫,以思想观念的转变带动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,成为“扶贫一线上的新农民”。

    ——“扶贫一线上的新农民”的出现说明,抓党建促脱贫,就是要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,就是要从转变发展观念入手,精准施策、精准扶贫、精准脱贫,找准致富门路。

    “现在啥都要无公害,绿色才有市场。我们种的菜不喷农药、不用化肥,地地道道绿色环保,就是专家们说的绿色蔬菜,”波航乡南岔村党员贾生梅骄傲地说。

    贾生梅的骄傲是有底气的。在“党建扶贫示范大棚”项目实施过程中,针对农牧民种植户没有蔬菜种植经验,加上文化程度普遍较低,接收技术能力不强的现状,县委组织部邀请农业技术专家上门为种植户提供服务,湟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党支部第二党小组组长王淑霞就经常“一对一”地给贾生梅讲解辣椒病虫害防治知识,党小组其他党员更是轮班到温室大棚进行全程技术指导,并把技术指导员的姓名及电话号码张贴在菜畦里,以便及时解决群众遇到的困难和问题。

   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,“党建扶贫示范大棚”种植的有机蔬菜陆续上市,种植户们有了转型后的第一笔收入,尝到了绿色发展带来的甜头。

    ——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。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过程中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,就是要积极发挥基层专业技术类党组织中的“土专家”、“田秀才”的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带动群众投入绿色发展、科学发展,增加收入、发家致富。

    “在党员的帮助下,我现在也种上了温室大棚,自己可以养活自己了。再赚上点钱,我就能脱贫了。”说这话时,大华镇崖根村贫困户李友朋脸上写满了无限憧憬和向往。

    李友朋因长年患心脏病,不能干重体力活,再加上还要照顾多病的母亲,无法外出务工。党员王秀英得知情况后多次上门动员,在临时党支部党员种植户的带动和帮扶下,李友朋也在温室大棚里种起了蔬菜。由于李友朋身体有病,干起重体力活来很吃力,临时党支部就号召党员和其他种植户积极投工投劳,帮助李友朋翻地、锄草、育苗、浇水,很快,李友朋的大棚里一片绿意盎然,菠菜、油菜、油麦菜生机勃勃地成长了起来。

    ——在精准扶贫工作中,怎样引领更多像李友朋这样的贫困群众脱贫致富?答案是,要党支部带着党员干、党员带着贫困户干,一级带一级,先富帮后富,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脱贫积极性和主动性,逐步提升贫困群众的“造血”能力,从而实现更稳定、更有质量的脱贫,

    “党建扶贫示范大棚的最终目的是进一步转变观念,在如何解决易地搬迁群众就业致富上谋思路、想办法,让乡亲们在家门口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就能赚上钱,从而实现脱贫致富!”湟源县“党建扶贫示范大棚”临时党支部书记刘文慧说。

    为了拓展蔬菜销售渠道,临时党支部精心制作了宣传册、广告牌,并通过“日月山下党旗红”“微湟源”等微信平台,大力宣传“党建扶贫示范大棚”项目,倡导“湟源人吃湟源乡亲种的菜”的理念。同时,通过在县城设立蔬菜销售点、开展蔬菜采摘等方式,打开了销售渠道。短短几个月,“党建扶贫示范大棚”种植户的收入平均达到5000多元,“党建扶贫示范大棚”也已从年初的16栋扩大到了50栋,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。

    ——从贫困户到短短几个月即收入5000多元,蔬菜种植大棚从16栋扩大到50栋,从这一数字变化可以看出,党建项目的实施使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在生产一线得到体现,通过积极探索党建+模式,抓党建促脱贫攻坚,促进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,从而让“四个转变”理念落实在了具体的行动上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